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印太经济框架被美国赋予了浓重的地缘博弈色彩,试图把经济事务政治化、武器化,甚至意识形态化,这将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以及多边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进程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这一行径显然与国际社会共谋合作与发展的主流意愿背道而驰,不仅不得人心,而且注定会落得损人不利己、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作为美国拜登政府推进实施“印太战略”的关键一环,印太经济框架于2022年5月份启动,同年9月份开启正式谈判。该框架是拜登政府以签署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的,没有寻求国会批准,在内容上也未涉及关税减让和市场准入承诺,这使得该框架不仅在制度保障层面充满不确定性,在经济层面也缺乏福利效应和贸易潜力。此外,拜登政府的多位高官公开声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将用来“有效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
显然,印太经济框架被美国赋予了浓重的地缘博弈色彩,试图把经济事务政治化、武器化,甚至意识形态化,这将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以及多边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进程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首先,扰乱亚太地区秩序。
“印太战略”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制定并实施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打造由美国主导的新的安全与经济规则,构建地区新秩序。“印太战略”最初以安全议程为重心,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了安全议程的实心化、机制化与多边化建设,并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打造为核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