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编辑出版:《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2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zgmzbl.cn
投稿邮箱:zgmzbl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歌仔戏传承“老带新”:乡音袅袅情牵两岸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9日

“新生代演员青黄不接,地方剧种普遍面临着这个问题。”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主任(前身为: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林德和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第十六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决赛自3月1日鸣锣开赛,按照赛事安排,本次决赛为期12天。7日当天,厦门艺术学校和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参赛演员在福州市福茗戏苑亮相,袅袅余韵间,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歌仔戏,又名芗剧,亦称子弟戏,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民间故事为主,唱腔道白使用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的宝贵文化资源。

  一声戏腔,两岸共鸣。林德和直言,歌仔戏根在大陆,形成于台湾,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剧种。短短百年历史,却在迂回婉转的曲调声中,用乡音、乡情演绎着人世悲欢离合。

  2008年,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共同创作的《蝴蝶之恋》亮相,这是海峡两岸首次全面合作创演大型歌仔戏剧目。两岸戏剧界称其为“歌仔戏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台湾媒体更称其为“破冰之旅”。林德和表示,自那以后,两岸歌仔戏艺人来往愈发密切。

  正因歌仔戏的“两岸”属性,短短百年时间,这个地方剧种发展迅速。林德和感慨道,如今老演员成批次退休,戏曲新人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后继谁人?是剧团一直忧虑的。“明年,像我一样‘60后’的演员有十几位退休。”


杂志社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翠微中里16号楼8层(100037)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