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因水而兴的福建建宁县,是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建设亲水工程等举措,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河道生态得以恢复,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位于福建省西部的建宁县,境内河湖相挽、溪流交错,闽江就从这里发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先古老的水系生态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2020年5月,建宁入选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当地以此为契机,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对全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升,恢复河道生态,改善人居环境,也带动了乡村振兴。
水系治理,保障生产生活
今年春天,家住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的杂交水稻制种户陈金端,种田更方便了。
杨林溪自北向南穿枫元村而过,将村里的田地一分为二。沿河20多亩土地,是陈金端的制种田。4年前刚抽签分到这片地时,陈金端叫苦不迭。“田地就挨着河,一旦大水淹过农田,就是颗粒无收。”陈金端说。
陈金端的苦恼不是个例。建宁几乎村村有河、户户靠水。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吴光为在水利系统工作多年,每年春天都会带技术人员沿全县主要河道挨个检查。“可基本都是这边修修、那边补补,水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吴光为说。
一边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另一边,在当地不少村子,河道垃圾堆积、泥沙淤塞,与美丽村庄的面貌格格不入。吴光为等人一直期盼着对水系进行一体化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2020年5月,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获批,为建宁带来契机。建宁将中央和地方共4.78亿元的资金全部用于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全县5条主干河道系统梳理、全面勘察后,县水利局牵头制定治理方案,根据方案开展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截污控污等,并建设亲水工程。在杨林溪,经过疏浚的河道畅通了,河流空间形态得到修复,行洪排涝功能明显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