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我的这块地上,‘种’着19个科研课题。”指着一片1200亩的麦田,年过七旬的育种专家宋协良如数家珍。
走进陕西杨凌,田野里扑面吹来科技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脚踩黄土,行走杨凌,目之所见,创新的故事时刻在上演。
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务院1997年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5年后陆续批准建立其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杨凌在哪里?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咸阳、宝鸡均在60公里以上。
杨凌以前是小镇,只有4平方公里。现在是小城,全域1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多,其中8万多农民、6万多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此。
先行十八载,这座闻名遐迩的“农科城”名不虚传——
在这里,能看到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蔬菜种水盆里,能种满10层钢架。人工模拟的“太阳光”全天照射,营养液通过管道循环供给,全年无间断生产。
在这里,“南橘北枳”的定律被打破。青皮甘蔗、火龙果等曾经只在南方生长的水果品种,通过温室大棚的光热调控,实现“南果北种”。
在这里,农民会种地,“慧种地”。大棚连上物联网,水肥一体化一键调控,节水节肥超过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