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陈超凡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年轻干部生逢其时、风华正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指明了路径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年轻干部应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坚决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马克思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矛盾必然有斗争,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成立之日起就担当着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赢胜利,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历史充分表明,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盎然的成功密码。
中国共产党靠斗争赢得过去,更要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融交汇交织,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超预期风险挑战随时可能发生,迫切需要包括年轻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年轻干部年富力强、志向远大,要深刻认识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斗争精神的丰富滋养,坚决克服不愿斗争的“软骨病”、不敢斗争的“恐惧症”、不会斗争的“无能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