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编辑出版:《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2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zgmzbl.cn
投稿邮箱:zgmzbl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编”出村民“致富梦”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这些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将家庭作坊升级成汉中藤编技艺专业合作社,再升级成实业公司,见证了‘小产业’也有‘大市场’,‘小手工’也能做成‘大品牌’。”汉中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如是说。

  9月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探访当地藤编产业,感受非遗技艺魅力。

  汉中市是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汉中藤编以青藤、竹、木为原料,工艺繁复,具有纯手工、绿色环保、质韧体轻、大方耐用、透气舒适等特点。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走进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墙上这句话率先映入眼帘。陈良顺表示,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让更多农户在家靠手艺就能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一根根细腻的木竹、青藤在工匠巧手的编织下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记者获悉,南郑区已累计培养熟练藤编工人2000余人,年生产18万余件藤编产品,产值6000万元,带动农户295户,其中脱贫户112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让非遗技艺“活起来”的同时,也让群众口袋“鼓”起来。

  黄官镇居民郑富学从事藤编技艺已经40多年,目前负责藤编的骨架制作。他说,这门技艺讲究心灵手巧,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因为藤编,他和老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幸福。”郑富学说。

  随着当地“五编”传统产业(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的不断发展,极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手工艺产品也在吸引海外目光,近年来多次出口至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


杂志社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翠微中里16号楼8层(100037)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