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记者 包勇)场馆设计不仅能满足赛事,还兼顾区域防洪等功能;“东电西送”,已减排标煤约76320.9吨;企业捐赠碳汇量,助力亚运“碳中和”……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也是这首亚运之歌如影随形的“韵脚”。透过“绿色亚运”,看杭州如何打造首届“碳中和”赛事。
绿色理念融入场馆全生命周期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场馆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和赛后利用的全过程。
比如,杭州奥体中心、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富阳水上运动中心有效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实现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和水循环利用,体育场则采用冰蓄冷系统,减少高峰用电负荷。
最为精妙的是,在场馆建规划布局中,将建设与当地区域产业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让场馆再赛后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比如,杭州电竞中心成为助推电竞数娱小镇和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不仅满足龙舟赛事和群众运动需要,还兼顾区域防洪、排涝和改善水生态等功能。
此外,废弃矿山变身的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赛后将打造国际赛场和青少年攀岩运动基地;淳安亚运分村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
在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的数字大屏上,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光伏发电,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风力发电,正通过交直流特高压网架“西电东送”,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各个亚运场馆。
本届亚运会,杭州大力实施绿色能源供应行动,创新实施绿电交易,实现亚运史上首次建设场馆常规电力绿电供应,全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