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编辑出版:《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2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zgmzbl.cn
投稿邮箱:zgmzbl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铲屎官”发热不退,竟是“撸猫”惹的祸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近年来,“撸猫”“吸猫”成为爱宠一族的招牌动作,与此同时,人畜共患疾病的暴露及发病风险随之增加。近年来“猫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极高。那么“猫抓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新任“铲屎官” 一个多月,发热且全身多处肿块

  34岁的朱先生是一个水产销售老板,每天与水产打交道,也时常有被鲜活水产刺伤的情况。

  两个月前,亲戚寄养只猫咪在自己家里,朱先生对这只喵星人喜爱有加,每天白天忙活完水产,晚上回家又当“铲屎官”。朱先生回忆说,猫咪刚来家的时候比较认生,“撸猫”时被抓伤了手背,当时有出血,但朱先生考虑是家养猫,没有及时就诊,也没有打疫苗。

  就诊前20天,朱先生发现右侧肘部突现肿块,伴有疼痛,他以为是被水产刺伤,当时并没有太注意;10天前,腋窝也出现了明显肿块,这下他有点紧张了,但由于店里太忙,疼痛还能忍受,于是生活如常。但是就诊前一天晚上,突然发热不退,乒乓球般大小的肿块疼痛更加明显。

  朱先生在家人劝说下紧急来到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就诊,就诊医生给他开具淋巴结B超,并且询问了详细的病史,了解到患者有鲜活水产接触史和猫抓伤病史,于是建议患者来到感染科。

  确诊“猫抓病”,竟是“喵星人”惹的祸

  感染科结合患者猫抓伤流行病学史,且在抓伤同侧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猫抓病”,但考虑到患者有水产刺伤史,是否合并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

  因此,在充分与患者沟通的前提下,感染科进行滑车上淋巴结的穿刺,送检病理+宏基因检查。宏基因结果回示汉氏巴尔通体,EBV-DNA阳性,同时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提示“猫抓病”。

  “猫抓病”诊断明确,合并EB病毒感染,治疗方案选择口服阿奇霉素,联合伐昔洛韦口服抗病毒。建议患者按时接种狂犬疫苗,如有不适及时相关科室就诊。8天后患者复诊,局部淋巴结明显缩小,疼痛感消失。

  “撸猫”时被抓伤、咬伤要警惕

  与猫咪相处中时常会有被抓伤、咬伤的情况,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可能是一种非特殊的疾病——“猫抓病”。

  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感染科副主任车军勇医师介绍,猫抓病(CSD)又称“猫抓热”,是汉氏巴尔通体菌感染所致的自限性疾病。巴尔通体属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杆菌。通常是由猫抓伤、咬伤引起或与猫密切接触后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不传播。常见症状有: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伤口处皮肤可有红肿、疼痛等。部分还会有食欲不振、咽喉痛、头痛、背痛、关节痛等症状。


杂志社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翠微中里16号楼8层(100037)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