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夯实制造业人才储备基础。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制造业大省广东,更加清楚培育、用好制造业人才的重要性。一边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大量高素质产业人才有着迫切需求,另一边是大龄化明显、老龄化趋势增强的劳动力结构新常态,面对制造业人才现状,供需矛盾如何破解?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创造充足的人力资本红利以取代曾经的人口红利,成为广东的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期,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广东举办,专业机构云集切磋,新业态新模式荟萃,行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广东如何抓住机遇,继续为“制造业当家”打造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蓄水池”?怎样有效解决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不适配问题?记者近期深入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展开调查。
积极转向直面“一技难求”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拥有21万家工业企业,当前正以松山湖科学城为引擎,朝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迈进。东莞首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立于1995年的智通人才连锁集团,去年从老城区莞城来到松山湖设立创新总部。
“对面就是华为南方工厂。”智通集团总裁李纲领指着现代化厂房说,“从老城区到松山湖只有十几公里,为什么要走出来?我们来到松山湖后,每天都贴近华为、歌尔等先进制造企业,为他们提供服务,发现产业沃土有无限拓展空间。”
走进智通大厅,点开电子屏上的“熊猫进厂”APP,一个个厂区、车间呈现在眼前。“这是针对蓝领就业用工开发的线上服务平台。该平台帮助蓝领和企业无缝对接,去年上线以来已吸引1.5万多家企业注册、近20万蓝领活跃求职。”李纲领说。
然而,“熊猫进厂”一经推出就遇到了挑战。“培育‘熊猫进厂’那两三年,普工供不应求,但产品面市时遇到了用工市场需求拐点——企业招聘从‘一工难求’变为‘一技难求’。”李纲领说。
记者在智通开发的东莞市用工大数据监测平台看到,企业用工需求榜上技工需求量遥遥领先,甚至数倍于普工。薪资方面,在东莞排名最高的松山湖,普工平均薪资为5745元,而拥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技能人才月薪可达万元。
上一篇:从“人才红利”中赢得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