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关键要顺应群众期待、聚焦实际问题,着力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切实减轻群众的后顾之忧,从而更有效地释放生育潜能,推动提升生育水平。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实事中。比如推广分娩镇痛等舒适化产科项目,落实好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建好家门口的普惠托育场所,推动公共空间配备母婴室等基础设施……本版今起推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栏目,聚焦各部门、各地区为民服务的实事、小事,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建设,推进社会整体朝着生育友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编 者
生孩子有多痛?一些适龄女性因害怕分娩疼痛而不愿怀孕、生育。近年来,不少医疗机构推出分娩镇痛、导乐分娩等更加人性化的产科医疗服务,消除了孕产妇的担忧。目前,分娩镇痛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孕产妇的欢迎。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分娩镇痛等服务,促进生育服务提升优化,满足生育服务多元化需求,为广大孕产妇带来了福利。
分娩镇痛推广现状如何?纳入医保有何好处?记者进行了采访。
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支付,更好满足多元化生育服务需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出院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廖女士,第一胎顺产就用上了分娩镇痛,大大减轻了生孩子的痛苦。“我这次分娩住院3天,用了无痛分娩技术后,住院总费用5000多元,医保给我报销了很大一部分。”翻看着住院账单,廖女士说。
分娩镇痛,即老百姓常说的无痛分娩,是指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麻醉医生在产妇后腰硬膜外腔位置穿刺并置管,注入镇痛的麻醉药物,通常可以让产妇分娩的剧烈疼痛降至可以耐受的程度(疼痛评分从9至10分降到3至4分)。